中華文物學會

2019-06-21

中華文物學會七月份專題演講(7/7)

南蠻,原指中國南方非漢之族。16世紀前後的大航海時代裡,葡萄牙、西班牙等國在印度至東南亞的港口與島嶼建立殖民地和貿易據點,與日本進行貿易及傳教,日人因將當時西洋人、物皆稱「南蠻」。經此窗口,日本首次接觸西洋文明,對傳入的宗教、藝術、語彙、軍事及飲食等方面,均深感新奇與驚異,是以稱之「南蠻文化」。17世紀中期,福建黃檗寺僧隱元隆琦應日本長崎興福寺請求,率眾徒東渡弘法,且於京都創建黃檗山萬福寺,促成其後日本「黃檗宗」成立,深遠影響。黃檗僧侶同時亦傳入中國的書法、繪畫、建築、雕刻、飲食等知識與技術,形成一種嶄新的文化現象,學界稱為「黃檗文化」。對日人而言,「南蠻」與「黃檗」是充滿驚奇的異國風情,也是跨境新視覺的文化意象。
故宮南院現正展出的「交融之美:神戶市立博物館精品展」,匯聚逾180件神戶市立博物館藏及故宮博物院的絶妙精品,呈現16至19世紀歐亞藝術與多元文化的奇遇與交融。本講座邀請該展策展顧問陳階晉博士蒞臨演講,藉由策展理念與展品的介紹期以讓會友們對「南蠻」與「黃檗」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與了解

回列表